“又是一年端午时,情浓粽飘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就要来临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广西上林县的三里镇过端午却有着另一番的热闹,家家户户齐聚在清清的小河边欢度当地的民间民俗活动——“渡河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上林县三里镇汇水河畔人潮涌动的时候,一年一度的“渡河公”节活动就拉开了序幕,这个来自民间的民族文化活动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群众前来观看。
6月9日,2016年上林县三里镇热闹非凡的“渡河公”民族文化旅游节将如期开幕,届时,壮、军山歌对唱、“渡河公”绕圈舞、“渡河公”民族文化祈福放渡仪式、霞客古镇特产展、蓝衣壮篝火晚会等浓郁的壮乡节俗节目精彩纷呈。
“渡河公”民俗的形成
“渡河公”民俗形成于明朝,至今有四百年的历史。每年端午节的傍晚,三里当地的男女老少都自发涌向镇南边的小河--汇水河。在
一东一西河溪流相交汇的汇水桥畔举行重大的“渡河公”活动。人们一边吟咏祈祷词,一边把"渡河公"和棕子放在一艘艘小船上,点上红蜡烛,让小船沿河漂流,让点点河灯带走岁月的不幸和忧伤,祝愿家人生活幸福安康。
“渡河公”美丽的传说
“渡河公”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远古时代,九重天上的银河突然决堤,天河之水淹没大地,整个世界一片汪洋,只有一对金童玉女幸运地抱住一个大南瓜浮在水面上得以幸存,人类也因此避免了灭绝的命运。这两个人就是后来人类的祖先。为了纪念这两个祖先,每年农历五月初一,三里一带的姑娘们都聚集在一起,哼唱着山歌,制作“渡河公”。姑娘们用多种彩布缝绣小布人,布人是明朝装束,小人的怀里抱着一个金黄色的南瓜,“南瓜”用风干的艾草、白芷、苍术等多种中草药填充。做好的“渡河公”,用红或黄丝线悬挂在小孩的脖子上,垂至小孩的肚脐部位,因“香艾”有驱邪、压惊、镇痛的作用,可保护孩童安康。五月初五端午节傍晚,夕阳西下,汇水桥畔,河烟飘缈,村里的男女老少一边吟咏祈祷词,一边把孩童脖子上的“渡河公”放在一艘用木片、芦苇或铁皮做成的小巧的船上,点上红蜡烛,放到河里,于是一艘艘渡河公船沿着清澈见底的汇水河漂流。
“渡河公”列入广西非遗
随着“渡河公”风俗的传承,现在每年来观看“渡河公”节活动的人也是愈来愈多,“渡河公”传统手工艺品的形象也愈来愈深入人心。几年来,在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美食文化节等活动中也常常见到“渡河公”的身影。2007年,“渡河公”
传统手工艺品首次南宁国际
民歌节上亮相,让更多的人了解“渡河公”这一独特的民间风俗。2008年,上林县三里镇的手工艺人携“渡河公”手工艺品在
广西电视台参加
手拉手活动,使得“渡河公” 手工艺品名声更盛。后来,三里人在制作工艺时在里料加入了
丝棉,使制作出来的“渡河公”外观更为饱满、漂亮,深得人心。“渡河公”的外型也从原来单一的形象变得更富有多样性、观赏性。从无脸到可爱的笑脸;从无辫到精巧的辫子;从一人抱南瓜到双人、四人抱南瓜的改变;从拇指头大小到足球般大小的“渡河公”。“渡河公”的作用已经从当初简单的纪念产品再解放出来,变成车子内饰、结婚生子礼品、健康保健、
游游纪念等等。在“渡河公”制作中加入了不少现代元素之后,“渡河公”手工艺品成为人见人爱的
旅游产品。2009年,“渡河公”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